English

陇原赤子秦富华

1998-05-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冯铖 我有话说

最近,记者在陇东高原的庆阳老区采访时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孤寡老人临终前提出一个要求,想再见一面“活财神”秦富华。秦富华是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副所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先后在陇原旱地累计推广粮食作物高产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面积达710.7万亩,新增粮食3.3亿公斤,增加纯收入2.2亿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咱们的秦科学”。

秦富华1964年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甘肃省农业厅。省级机关的位子还没坐热,他就一头扎进河西走廊,亲身参与了省列10万亩杂交玉米试验推广。1970年冬天,秦富华肩负省列5000亩杂交高粱试验推广的重任,背着行李,风尘仆仆地赶往陇东黄土高坡。路过静宁老家时,他连妻儿老小也没顾得上看一眼,规划好试验点,就匆匆登上南下的火车,奔赴海南岛育种。来到育种农场,眼前的一切使他傻了眼:20多亩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杂草丛生,灌木一人多高。人生地不熟,经费仅够基本开支,哪有钱雇人开荒,晚上躺在床上的秦富华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他带上自己做好的干粮,扛起借来的一把铁锹,走进了农场。一连三天,他砍荆棘,除杂草,挖地开荒。衣衫挂破了,他干脆光着膀子干,手磨出了血泡,他用手绢一缠,继续发疯似地挖地……这一切,农场场长和职工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们被这个憨厚的西北小伙子感动了。一位大嫂端来了绿豆汤,十几位职工放下了手里的活,主动来帮忙。两天以后,一块透着泥土芳香的红褐色沃土齐整整地展现在眼前,秦富华的眼睛湿润了……三个冬春,三下海南,心血和汗水换来了2万多斤优质杂交高粱籽种。同时,甘肃第一个海南岛育种基地就此诞生了,为后来的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镇原县上肖乡北去5里许,有一个村庄,名曰六条路。1983年夏初,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时,在庆阳询问群众生活和粮食生产,发现六条路村亩产从200斤左右提高到500斤以上,是由贫困变温饱的典型。胡耀邦同志兴奋了,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在座的官员们说:“要把六条路变成十二条路、十八条路!”当他得知是一个叫秦富华的科技人员蹲点四五年,带领群众搞科学种田,创出这条新路时,胡耀邦点了将:跟我到延安,把六条路的经验推而广之。

从70年代初,秦富华来到镇原县亲手创建甘肃省农科院试验站起,28个春秋,他的足迹几乎踏遍陇东的沟壑山川。他先后主持了高粱杂交优势利用;陇东旱塬粮作物连年增产经验示范;陇东、陇南76万亩粮食作物高产技术示范;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等农作物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710.7万亩,新增粮食产量3.3亿公斤,增加纯收入2.2亿元。

多年来,秦富华坚持在基层和农村蹲点,很少呆在省城。家在农村,一年也顾不上回去几趟。在他经常跑的一些偏远山村,乡亲们把老秦当成了自家人,最爱和他唠家常,说心里话。在乡亲们眼里,老秦就是“活财神”,是党派下来专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乡亲们忘不了,1984年,老秦自担风险,贷款12万元,帮助上肖乡10个村发展养牛,搞农林牧综合开发,使280多户农民家家发了“牛”财,从此这里也成了有名的养牛村,老秦则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秦黄牛”。在他蹲点的上山山村,一位孤寡老人得了重病,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老人治病。老人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想见一面“秦科学”……

对事业,秦富华是无悔的,然而对于家庭,特别是对妻子,他却欠下了一笔难以弥补的感情债。1973年,正当秦富华最后一次准备去海南岛育种路过家里时,他发现妻子精神呆滞,行为反常,本想带妻子上医院,但时令不等人,他只得把妻子放在亲戚家中,忍痛踏上南下的路。等到秦富华圆满完成任务,心急如焚地赶回家时,昔日温柔敦厚的妻子已面目全非……秦富华泪如雨下,心如刀割。他一次次地陪妻子住精神病院;一面工作,一面照料妻子。长年累月的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在老秦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的一头乌发全白了,这时的秦富华仅仅只有36岁……

冬去春来几十年,为党辛苦为民忙。1997年秦富华全票当选出席党的十五大代表。他主持和参加的试验研究和推广项目先后有13项取得成果,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和科技推广一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2等奖2项;获省厅级3等奖9项。出版了2部科技论著,发表了“陇东旱塬降雨径流集水方法及工程设计研究”等16篇论文。目前,他还在主持“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在去年全省组织的观摩现场会上,100多名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解决旱地作物缺水的新路子,具有广阔的前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